央视春晚小品大全经典,笑谈人间百态,传承欢乐记忆
19 2025-05-28
你有没有想过,那些陪伴我们长大的春晚,那些让我们笑得前仰后合的小品,其实都藏着不少故事?从1983年第一届春晚开始,到如今,春晚已经走过了42个年头,而小品,始终是其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它们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,点缀着我们的春节记忆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央视春晚小品大全经典,看看那些让我们捧腹大笑的经典之作。
1983年,中央电视台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亮相。那一年,没有专门的主持人,马季、姜昆、王景愚、刘晓庆成了首届春晚的当家,他们不仅一人要演三四个节目,还把节目之间的串场讲得幽默诙谐、妙趣横生。李谷一创下了一人独唱6首、共唱9首歌的纪录,其中一曲独唱的《拜年歌》让李谷一成为了春晚正式登台的第一位歌手。一曲《乡恋》风靡全国,红透大江南北,被奉为历届春晚中最为经典的歌曲。侯宝林、马季、王景愚、姜昆、李文华、严顺开这些艺术泰斗的语言小品类节目,放在今天,依然能让人捧腹大笑!王景愚哑剧小品《吃鸡》、严顺开哑剧小品《弹钢琴》,600平米的舞台,60余个台前幕后人员,除了简陋的桌椅,没有什么道具,在这种情况下,1983年春晚却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:第一次现场直播、第一次设立晚会主持人、第一次观众参与点播互动。也正是在60余人的努力下,1983年春晚成为了难以逾越的经典。
1984年春晚,张明敏成为第一个登上春晚舞台的中国香港歌手。这一年,小品也迎来了新的突破。马季的相声《宇宙牌香烟》、哑剧小品《沐浴》、陈佩斯与朱时茂合作的《吃面条》、王景愚的哑剧小品《电视纠纷》等节目,都成为了当年的亮点。尤其是陈佩斯与朱时茂的《吃面条》,可以说是央视春晚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小品。这个节目讲述的是陈佩斯饰演的陈小二,为了实现演员梦,跑去当群演,拍的戏是一个吃面条的镜头。导演教他两句台词,他却记不住,结果吃了一大桶面,戏还没拍好,最后实在撑不住只好开溜。陈佩斯的小品没有过多的语言,他擅长用惟妙惟肖的肢体语言来达到逗乐观众的效果。这也充分展现了其深厚的表演功底,而朱时茂的配合也相当默契,从这部小品开始,两人的长久合作也由此展开。虽然整部小品只有13分钟,但陈佩斯和朱时茂在排练时却遇到很大的挫折,曾经三度想要放弃。直到春晚直播开始前不到半小时,这部小品还没有完全得到通过,最后是导演黄一鹤顶住压力同意的。黄一鹤对《吃面条》的评价极高,他说:《吃面条》是我们春晚里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小品。”在中国的文艺历史上,它的地位毋庸置疑。
1985年,陈佩斯与朱时茂合作的《拍电影》再次获得成功。1986年,刘伟与冯巩的相声《虎年谈虎》、笑林与李国盛的相声《怪声独唱》、李婉芬与周国治的小品《送礼》、侯耀文与石富宽的相声《戏迷》、姜昆与唐杰忠的相声《照相》、陈佩斯与朱时茂的《羊肉串》等节目,都成为了当年的亮点。尤其是陈佩斯与朱时茂的《羊肉串》,讲述的是陈佩斯饰演的老板,为了招揽生意,想出了各种办法,结果却闹出了不少笑话。朱时茂饰演的伙计,则用他的机智和幽默,化解了各种尴尬局面。这部小品不仅让人捧腹大笑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,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。
1987年,刘伟与冯巩的相声《巧对影联》、姜昆与唐杰忠的相声《唱歌的姿势》、巩汉林与赵丽蓉的小品《如此包装》等节目,都成为了当年的亮点。尤其是巩汉林与赵丽蓉的《如此包装》,讲述了赵丽蓉饰演的38号老太太,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年轻,接受了一系列的包装,结果却闹出了不少笑话。这部小品不仅让人捧腹大笑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的一些现象,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。1989年,黄宏首次登上春晚,表演小品《招聘》。这是由他创作的剧本,演员还有笑林、师胜杰和方青卓